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汤正华 谢金楼   审核人: 学校   文章来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0-11-02

 

一、问题的提出

201712月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深化产教融合政策内涵及制度框架,将产教融合从职业教育延伸到高等教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的整体制度安排,是国家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发展方式的变革和深度融合,意味着产教融合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此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抓住机遇,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产教融合,让教育和产业深度融合,良性互动,以顺应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发展要求,解决人才供给和产业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成为推动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产教融合内涵及价值取向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

产教融合即教育与产业相互融合、互相支持,实质是两者形成一体化互动关系,从而将学校变成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型经营实体基地,实现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相关概念有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等。产教结合强调产与教结合的结果是结合体,忽略了保持产与教各自独立基础上相互融合、彼此依存。校企合作思维下,办学模式改革仅被看作教育问题,改革关键是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要求企业履行相应社会责任。校企合作模式是从学校到企业的单向过程,表现为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学生实习、就业或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等。在此过程中,学校常因自身需要而成为合作主动发起方,企业则是被追求的合作方,校热企不热成为常态。相反,产教融合强调办学模式改革不仅是教育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当前我国人才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不匹配的背景下,校企交往应由单向自发走向双向互动与整合,实现以对接产业发展为先导,以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为基础的合作育人模式改革。产教融合要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融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产教融合也可以说是校企合作高级阶段,校企双方都是合作主导者,是发展共同体,最终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发展格局,以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二)产教融合的价值取向。

1.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服务指向。

应用型本科院校本质属性是地方性,必须坚持因地而设、受地支持、为地服务特色办学道路,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服务社会是高校三大职能之一,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只有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要求,赋能地方产业和企业发展,才能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良性互动。可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要通过服务企业实现。但目前校企合作层面,由于高校和企业收益不对等,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并未充分发挥。一方面,学校将企业当成实习基地,在校生往往经验不足、为企业创造效益有限,中小企业注重短期效益不愿参与合作,大企业又因数量稀缺难以满足高校需求;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中缺乏有效服务平台,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付出难以补偿。通过产教融合,化解校企合作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企业实际发展需求融入专业教学,推进专业教学对接产业需求,推进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有机衔接,从而保证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企业利益诉求得到有效满足,更好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地方服务的职能,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服务指向。

2.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资源取向。

由于产教融合长期面临“校热企冷”问题,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尚未根本形成,校企间的关系处于浅层次、松散型低水平状态。由于传统高等教育变革速度赶不上时代变化,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各类知识和技能人才要求,高校作为提供人才主体,难以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人才需求方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不高,导致教育和企业始终是两张皮,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节,毕业生进入职场,企业仍需对其加以培训。为破解这一难题,《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强调,产教融合要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实行引企入教改革,健全企业实习实训制度等,支持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由人才供给需求单向链条转向供给需求供给闭环。

立足育人角度,企业和学校互为主客体。当企业需要人才时,企业是需方,学校是供方;当学校需要企业提供实训基地、实训老师时,学校是需方,企业是供方。产教融合正是通过行业企业与高校深层次合作,将各自资源进行整合,通过重构教育链和产业链,让企业的新技术、新需求、新发展融入高校教学,同时将高校优势更好切入社会和企业所需人才培养,让教育创新产出辐射到产业链,充分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促使校企形成共生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3.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导向。

育人是教育系统最基本的职能,相应地,人才培养也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核心。教育系统通过特定教育制度和教育资源,为每位受教育者提供发展机会。教育不能仅仅从个人需求出发,还要将个人需求与国家需求、产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既关注学生个人发展,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为学生终身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实现从学校人社会人”“职业人的转变。产教融合正是实现这一过程的纽带,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把深化产教融合作为基本办学理念,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助推应用型高校转型升级。

三、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与自身办学定位、服务面向、人才培养目标密切关联,走独立产教融合道路。实现路径应构建以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融合、专业标准与职业要求融合、教学资源与产业资源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教育机制与产业机制融合等五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深度融合。

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是学校基本组成单元和组织载体。按照专业设置组织教学,进行专业训练,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特点之一。专业结构调整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深度融合,对接产业需求。高校人才培养要建立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专业体系,打造特色专业集群。产业集聚是一定区域内关联性企业、产商、原料供应商、金融机构及其他服务机构聚集起来形成的互相关联、互相带动的产业聚集区域。产业集群往是由系列相关产业组成的,整个产业链条包括从研发到生产、销售、售后维修所有环节。目前很多学校往往只有一两个专业对接产业集群某一两个产业,或只对接整个产业链条的一个环节,产业与专业对接广度不够,从而造成产业人才需求断节断链。这就要求高校专业设置不仅要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还要充分考虑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构建区域产业集群与学科专业集群融合机制。通过对区域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状况分析,以区域内优势主导产业集群为服务对象,立足学校原有品牌特色专业基础和优势,进行专业群结构与布局设置与调整,构建与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需求一致的专业集群,实现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无缝对接,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及与区域互融共生的生态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和产业结构。

(二)专业标准与职业要求的深度融合。

从广义角度讲,专业也称为专业性职业,专业性职业的共同点即每个专业都有一个学科知识体系,因此,专业就成为某种社会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定劳动特点。从这一层面讲,专业与职业本就是对应关系。专业教学标准作为教育标准,体现了教育过程和要求;职业标准作为社会标准,体现了工作要求。虽然两者有本质差异,但同样存在紧密联系,包括目标指向的一致性、适用对象的连续性、内容存在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等。要实现产业与教育融合,专业标准与职业要求必须深度融合。首先,根据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将职业标准转化为专业教学标准对应的毕业要求和职业能力,实现专业标准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与职业标准对应;其次,将职业标准对应转化的毕业要求和职业能力融入课程体系各类课程,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将其体现在课程内容设计和实施中,以实现专业标准课程体系建设与职业标准的工作要求适应;再次,专业标准和职业要求过程衔接,即将职业标准的职业内容和专业教学标准的课程内容,根据相应职业和专业要求,划分到各工作或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以适应完整职业和教学需要。

(三)教学资源与产业资源深度融合。

资源共享是资源高效利用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教学资源与产业资源深度融合的最终目标,共享是各共享主体方基于成本-收益做出的趋利、主动选择。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两者拥有资源共享的良好基础。因为产业系统拥有市场判断与运营能力及生产设备、员工、原材料等必要生产资料;教育系统拥有技术、科研成果、高层次人才等先进生产资料。产业系统能为教育系统提供人才培养真实工作环境、科学研究问题源头;教育系统能为产业系统提供技术支持、信息咨询与企业员工梯队建设人才库。尽管学校秉承合作发展理念,但由于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利益失衡,校企教学资源共建仍存在共享观念薄弱、共享形式单一、共享领域有限、共享平台缺失等问题。教学资源与产业资源深度融合需建立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并举基础上,实现产教资源要素双向转化。一方面把教育要素、创新要素转化为行业、企业、产业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力、竞争力,另一方面把企业生产过程、生产要素、创新要素转化为学校教育要素和教育场景、教育资源。实践层面,既要提升资源共享层次,构建资源共享利益体,推动校企合作由松散型向紧密型、浅层次向深层次、单向合作向双向合作、短暂型合作向长远型合作转变;又要拓展资源共享空间,包括共同建立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认证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校企互派技术专家和专业教师,参加教学和实践,共同培养师资队伍;校企共同制定培养计划,设置教学内容,实施技能训练;由学校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授,企业委派业务骨干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校企共同构建教学课堂。

(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

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大学文化是大学人在大学校园生活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大学道德、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等群体精神及其所附载体。企业文化是约束员工日常行为,使其产生凝聚力,进而影响管理实践的精神力量。不管是校园文化,还是企业文化,都是社会主义文化构成部分,都具有培养、塑造、引导、感染人的功能。校园文化作为引导文化,引导解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在此期间促进学生个体成长发展和塑造其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企业文化则是实践性文化,目标在于激励员工不断创新,创造更高效益和效率。产教融合过程中,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同样需要深度融合,以使高校毕业生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和企业文化。现代大学需要接受企业等社会外部价值引导,从而更好实现大学肩负的社会责任。

具体在如何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对接上,首先高校要强化文化建设,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的校园文化体系,让学生在日常教学和学习生活中不断感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形成校园文化的内化。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互动交流。通过企业文化讲堂、校企联谊大会等请进来方式及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专业实训等走出去系列活动,让学生体会企业文化的内涵,感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升责任意识。另外,良好校企合作沟通平台是实现校企文化融合的基础。可依托现有各类产教融合平台,利用现代网络和新媒体等技术,拓宽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互动渠道,丰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互动途径。通过制度建设,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动制度化、常态化。再次,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主动性。以学校为主体,企业为主导,在深刻把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个性特点和互动规律的基础上,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企业文化建设中给予更多自由元素,以此提升文化互动的主动性,强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匹配度。

(五)教育与产业机制体制深度融合。

产业系统是市场为主导的运行机制,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教育系统是政府为主导的运行机制,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调节公平与效率。产业系统以营利为目标;教育系统以育人为目标。[4]要实现教育与产业机制深度融合,必须解决市场与政府的矛盾、盈利与育人的矛盾,通过产权保护维护合作方权益,通过风险共担明确双方义务与责任。在此基础上,构建产教融合制度体系,培育产教融合创新模式,从而实现教育与产业机制的深度融合。

 

文章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5期,详情请见中知网。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邮政编码:224051
盐城工学院校长办公室 版权所有